央廣網北京6月21日消息(記者丁飛 張孝成 胡曉輝)據中國之聲《新聞晚高峰》報道,北京時間今天下午兩點,遠在卡塔爾首都多哈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繼續審議各國的文化遺產申報項目。今年下午中國參與申報的大運河和絲綢之路都將宣佈結果,是否能申遺成功,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。此時此刻,我們還在等待最終的結果,並將在第一時間為您播出。
  從公元2世紀到16世紀長達1400多年的歷史中,在這條橫貫歐亞、綿綿悠長的路上,中國的絲綢、瓷器、茶葉被傳到中亞再到西方;而與此同時,中亞的汗血馬,印度的佛教,西亞的樂器,也紛紛被引入中國。曾經的絲綢之路,改變了它沿線數百萬民眾的生活。
  而如今,很多人可能心裡在問,我們為什麼要申遺?戴上“世界文化遺產”的帽子,對今天的我們又意味著什麼呢?在過去的一個月里,中央台記者重走這段絲綢之路,遍訪沿線的人們,告訴您今天我們“申遺的意義”。可能是電視劇看多了,踏上絲綢之路的每處遺址,總難免有種隨時會“穿越”到古代的幻覺。站在西北荒無人煙的大漠中,也很容易想象,眼前駱駝成群、商人們一顛一顛地運送著對本國百姓完全陌生的“新鮮玩意兒”,比如絲綢、茶葉,或者香料。但記者一直困惑的,是今天的人們為什麼還在如此熱衷“申遺”。申遺,到底改變了什麼?
  這種思考,是從和甘肅省瓜州縣文物局副局長薛金的對話——開始的:
  薛金:你看前面遺產區那有個保護建樁,建樁上面不是有個四方形刻的在那空著麽,那就等著鎖陽城申遺成功以後,把“世界遺產”的標誌就要刻在上面,等明天……
  在我國全部22個申遺點里,鎖陽城不知道算不算最不知名的,採訪的當天除了我們也只看見零星幾個游客。但這裡,卻擁有令人嘆為觀止的古代城牆、保存完好的軍事防禦和農田水利灌溉系統。對於鎖陽城,對於地方政府,“申遺”意味著遺址為天下知,是經濟:
  薛金:也是為了增加游客,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。
  記者:去年是1萬多游客,如果這次入選了,預計游客能?
  薛金:游客是肯定會增長。申遺一旦成功,游客就是猛增。如果不申遺,至少我們今天坐的電瓶車肯定沒有,參觀的木棧道肯定是沒有,那標識石頭肯定沒有。
  而早就是熱門景點的西安大明宮則沒有這種煩惱。這片我國古代乃至世界最大面積的宮殿建築群,歷經17位皇帝,可以說,是絲路養分輸送的起始點,所有貿易、使者往來,政令都由此發出。按理說,這裡似乎不需要再多一頂“世界遺產”的帽子。但和陝西省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周萍的對話,讓我明白,對於學者,對於考古研究,“申遺”意味著文物保護由散亂到集中,是文化:
  周萍:就是原來的考古可能是一片一片發掘的。但是因為這次申遺呢,我們可以整體的對它進行一個普探,把它全部打開了,等於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唐代的、就是中國農耕文化最鼎盛時期的皇宮,的一張平面圖。
  記者:以前看不到麽?
  周萍:以前是知道,這個地方是太液池、然後我們知道那個地方是三清殿,那個地方是大佛殿,但這次就是這麼完整地展現在你面前,你的那種激動啊,就說,呀,那陣的做的這麼好!等於是給世界交了一份我們遺產保護到現在的一份答卷。
  在大明宮的展廳里,有一處居民棚戶區的實景,簡陋的土坯房,裡面狹小擁擠,十幾戶共用一個水龍頭,一間廁所。即便就在眼前,你也很難想象,這就是6年前的大明宮遺址。當時這片3.5平方公里的遺址區里,擠住著10萬人,因為要保護文物,不能鋪地下管道,這裡始終無法享受到現代的城市基礎設施。62歲的梁老就是其中一個。如今他已搬到遺址區外的樓房裡了。對於百姓,對於這10萬人,“申遺”意味著棚戶區變城市綠肺,是生活:
  梁老:啊,對對,就是這,家屬院就在這,138號。
  記者:當時跟您們說是說這塊地要申遺嗎?
  梁老:說了。當時沒說申遺,主要說建那個大明宮遺址公園。我們為啥支持?當時你看了,我們家也是那種情況,並且好不到哪去。你個人力量再大,沒有國家力量大啊,全在巷子裡邊。我們現在整體搬遷楊家莊,啊,新小區。基本上不掏啥錢。
  歷史上,這條橫貫歐亞、綿綿悠長的絲綢之路,曾經造福沿線的數百萬民眾,並最終締造了大唐的興盛。如今1000多年過去,絲綢之路正被時代賦予新的意義,不變的,是它依舊在改變著這個國家的經濟、文化和百姓的生活。  (原標題:歷時8年準備 絲綢之路、大運河今天衝刺世界文化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kjnjrt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